隨著台灣人口老化,社區裡經常能看見走路較慢,或是站立時,需要倚靠支撐物才能起身的長者,根據研究,國人在40歲後,每10年肌肉重量平均會減少8%,而70歲以後,每十年更甚會減少15%,老化雖然是正常的過程,若我們不多加注意,長期的活動量和營養攝取不足,或是意外生病、臥床,都會加劇肌肉量和肌力的下降速度,造成肌少症,在台灣平均每10位65歲以上長者就有1位有肌少症的困擾。
肌少症的初期,若是少動多吃,身體組成之脂肪量變高,體重可能不會下降,但是,由於肌肉量和肌力的下降,行走更容易疲累,若有轉不開寶特瓶口、擰不乾毛巾等等握力下降的表現,可以在家中簡易測試,將左手姆指和右手拇指相觸,左手食指和右手食指相觸,圍成一個圓,環住自己的小腿最粗處,如果有明顯空隙那就可能是肌少症!
如果您有上述的情況,那麼每天都需要攝取足夠熱量、蛋白質及維生素D,培養每周至少3次運動的習慣,搭配適當的肌力訓練就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則。
蛋白質該如何攝取?
每日需攝取每公斤體重1.2-1.5公克的蛋白質,若以體重為50公斤的成人為例,每日需攝取60-75公克的蛋白質,且應以高品質蛋白質為主,例如豆腐、豆漿、雞蛋、雞肉、魚肉、牛肉等等,如果因為照顧者或自己本身無力烹調,也可搭配市售高蛋白飲品、奶粉,同樣要注意三餐均衡,或是搭配運動後攝取更佳。
維生素D該如何攝取?
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曬太陽,根據目前研究,在某些日照較強的時段(特定紫外線波長下),露出皮膚且不塗抹防曬,每天10-15分鐘,可以幫助人體轉換活性維生素D供身體使用,幫助肌肉收縮與肌肉細胞的增生,由於台灣日照較強,早上10點前陽光較適宜。
若是較少接觸日曬,或是擔心皮膚曬黑老化,平時從飲食或營養品補充就變得相當重要!富含維生素D 的食材有黑木耳、鮭魚、秋刀魚、乾香菇等等,而奶製品、蛋黃、動物肝臟也含有少量維生素D,由於富含維生素D的食材一般民眾並不容易每天攝取,所以也可以透過保健營養品來補充,成人每日維生素D的建議攝取量上限為2000I.U.(50微克),若已知有肌少症的情況,也建議能進一步詢問醫師、藥師等專業意見後服用。
參考資料:
衛福部老年期營養手冊
衛福部高齡友善防治肌少症健康促進營養單張
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第三十卷第四期肌少症簡介
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第三十二卷第六期肌少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