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兒用藥有撇步 – 磨粉或散劑

小兒用藥一直是家長困擾的問題,隨著小兒發育、飲食生活隨著年齡有很大的差異,家長餵藥的方式也會不同。一般定義為:新生兒(滿月前)、嬰兒(周歲前)、幼兒(1歲~6歲)、兒童(6歲~12歲)。由於小朋友不太會以言語表達感受,家長要多觀察小朋友用藥後的反應,留意孩子是否會對藥物過敏。家中藥物也要置放於小孩不易取得處,以免誤食。以下將分次介紹小兒常用的藥物劑型,提供家長參考。

 

磨粉或散劑

新生兒或嬰兒:

家長可將藥粉置於小量杯或容器中,以冷開水或糖漿溶解,利用狀似針筒的餵藥器唧取,放進小兒口內臉頰內側,少量緩慢注入,最後再餵食水。餵藥時不宜從嘴巴中央直接注入,以免嗆到或噎住。家長常問到:「磨粉藥可不可以加在牛奶給小朋友喝?」一般是不建議,因為牛奶一旦沒喝完,藥量就不夠,再者,牛奶有藥味,也擔心小朋友會抗拒喝牛奶;倘若得將藥粉加在牛奶中,建議牛奶一次不要泡太多,且盡量讓小寶貝喝完。另外,家長不要捏住小朋友的鼻子餵藥,免得有窒息的危險。如果小兒服藥後30分鐘內吐藥,再補充一次藥量;30分鐘至1小時內吐,則補充半量;超過1小時才吐,等到下次吃藥時間再給藥即可。

 

幼兒:

家長可將藥粉搭配小朋友喜愛的食物一起給藥,以小朋友服藥的順從性為優先考量,藥品與食物的交互作用則為其次,即使食物影響藥品的吸收,但有吃藥總比沒吃好。由於藥品磨粉後已破壞原先設計的劑型,可能有苦味且藥粉易吸潮、不易保存等疑慮,因此當次的磨粉藥不宜保留至下次用。

 

五~六歲幼兒:

家長宜開始訓練小朋友吞藥,剛開始可將藥品用湯匙壓碎,以開水吞服,先讓小朋友適應顆粒狀的藥;再慢慢練習吞小藥錠。學齡兒童服用膠囊時,要多喝開水,以免膠囊卡在食道;且睡前仍需吃藥,家長留意小朋友吃藥後,務必坐10分鐘再去睡覺。

 

小朋友的藥因劑量的關係需要剝半,如果藥錠有平分刻痕,可以善用湯匙(平底湯匙不佳),將藥錠置於湯匙的圓弧背面上,以湯匙為支點,兩手順著刻痕一壓,即可順利剝半。若沒有刻痕或是會滾動的藥丸,則得利用切藥器來切半了。餵藥器與切藥器可至鄰近的社區藥局購買。

 

參考文獻

小児のくすりと服薬管理–あすか薬局編集 (2004)/ 南山堂株式會社